温家宝《求是》长文论述科学与中国现代化 |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时间:2008/11/3
|
|
|
在为10月31日出版的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撰写题为《科学与中国现代化》的社论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11月1日出版)上撰文论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温家宝明确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
这一题为《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文章长达13000余字,论述了六个“必须”:一、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二、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六、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温家宝说,今年是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必须重点解决三个问题:把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文章提出,改革开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必须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打好改革攻坚战:一是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有效防范来自国外或国内的系统性风险。
经济形势:今年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整个形势还在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形势不利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还会加重。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动荡的形势下,要把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农村改革:对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形式更要慎重。因为经济发展是有波动的,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就业是不稳定的,只要承包地还在,即便农民失业回乡,生活也有最基本的保障。
通货膨胀:国际油价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动,通胀压力还不小。必须充分认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结构优化升级:当前,必须着力加强的薄弱环节是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要加快软件业发展;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继续推进钢铁、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竞争优势所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必须积极支持。但要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和效益。
扩大就业: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必须努力把经济发展的过程作为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充分发挥服务业容纳就业多、消耗资源少的优势,继续鼓励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鼓励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企业和落后地区就业和创业。
住房问题:要把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要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特别是要花更大的力气,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城市廉租房、住房公积金和经济适用房三项制度,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同时,逐步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走出去:全面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督促“走出去”的企业遵守国际通行规则,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