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个基点!央行大降息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毛欢喜
时间:2008/11/27
|
|
|
编者按
“千万别再犹豫不决了,否则,更多的企业歇业破产和更多的职工下岗失业,就一定不可避免。”22日,《每日经济新闻》的封面评论文章疾呼,政府应当“从快、从重降息”,“至少1.08个百分点,或相当于常规4次减息的力度。如果事实证明这还不够,则应当继续大幅减息。”
26日下午,11年来所仅见的降息潮“如期”开闸。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 0.54个百分点
★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降 1个百分点
★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降 2个百分点
昨天下午,央行发出了今年以来——也是近两个多月来的第四道降息指令,不仅频率之高令人咋舌,力度之大亦为自1997年(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下降1.8个百分点)以来所仅见:自今日起,金融机构1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下降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央行还同时宣布,自下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就此非常之举,《每日经济新闻》第一时间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们均表示,央行降息幅度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因其力度相当于四次常规降息(每次降0.27个百分点)。
意义:力保经济不下滑
中国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史建平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今年9月份以来央行第6次松动银根(算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究其原因,从国内看,主要是前段时期的货币紧缩造成了企业资金困难,从国际看则是受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另外,财政政策方面投放了4万亿的大红包,也需要央行跟进配套的货币政策措施。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室主任刘霞辉昨天告诉记者,央行在两个多月时间内第四次降息,且降息幅度如此之大,主旨只有一条,止住经济下滑趋势。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吴军也告诉记者,世界银行对我国经济作出明年GDP增长7.5%的预判,说明整个经济形势的确不容乐观,降息属必然之举。
刘霞辉进一步指出,今年GDP有可能降到7%,且实际增长有可能差于市场的预期,当此悲观时刻,财政、货币政策不免有点“恐慌”的味道,“经济情况出人意料,政策出台自然也会出人意料。”
此前,市场普遍预计央行将在近期降息0.54个百分点。本报亦于上周证券周刊封面评论文章疾呼 “从快、从重降息”,“至少1.08个百分点,或相当于常规4次减息的力度。”
提醒:银行别盲目放贷
刘霞辉说,央行对大银行调低1个百分点的存准率,对中小银行则调低了2个百分点,这种有差别的调整,说明央行对于信贷放松是下了决心的。“这是因为中小银行放贷规模小,风险相对好控制。”而且,央行也借此向所有银行明确了积极放贷的信号。
刘霞辉认为,存贷利率同降不会改变银行利差,对银行应该不会产生什么负作用,甚至还可以理解为对银行的利好。
对再贴现率,央行下调了1.36个百分点。刘霞辉指出,这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资金成本,因为从央行“拿钱”的成本更低了,尤其对持有票据量较大的大银行更是利好。
史建平认为,现行的货币政策旨在给商业银行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至于商业银行放不放贷,仍由其自身商业利益所决定。他提醒说,商业银行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特别要注意不能盲目放贷,那样容易增加不良贷款,“不能为了放贷而放贷,导致最后无法收拾。”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