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逐步修复 股市坚冰渐融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姜艳艳 马超彦
时间:2008/12/27
|
|
|
2000点附近震荡徘徊的股市,充分显示了宏观经济利好政策和经济下滑趋势在市场的反应。2009年,中国股市是能够摆脱两者冲突的影响,还是继续在宏观经济好坏的范围内打转儿,对于投资者无疑影响巨大。
莫尼塔(北京)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策略行业研究主管张志洲表示,明年的经济是一个自我修复的态势。
在2009年上半年消化了周期性的波动带来的多数负面影响之后,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随着结构性动力的恢复而逐步修复,这种修复也将推动着A股市场向上形成一个均衡。
股市收益有吸引力
“一场金融危机已经把中国经济的问题暴露出来了——企业的融资太局限,90%靠银行,未来如果不改变这种格局,中国金融业将面临巨大风险,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展资本市场。”清议表示,如果中国的银行业出现问题贷不出款,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是企业全部瘫痪,一下回到改革开放30年前。股市的重要作用其实已经不言而喻,2009年的股市自然也会反映这个现实。
另外,随着存款利率的下降,债券市场在2008年大牛市之后,再向上发展总体困难,股票市场的股息收益率自然得到了凸显。
此前知名财经评论人士贺宛男公开表示,以目前的股息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相比,股指跌到2000点以下,纵然继续横盘甚至下跌,买股票整体收益已好过存银行,并且这还只是平均收益,个股中股息率超过存款利率的更是大有“股”在。
张志洲觉得股息的收益要动态观察。过去两年股票平均的收益率比存款收益率要高,但是现在整个市场还没有达成对未来趋势的的一致预期,具有分歧。标普500的红利收益率已经非常明显的高于国债,鲜有人去抄底,主要是担心通货紧缩,如果通缩出现,历史上的数据显示平均的红利收益率是维持不住的,总体趋势向下。
他表示,红利收益率和存款收益率以及债券的收益率现在相比较时机不是很合适。要到明年上半年消化了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之后,三者相比较会具有更大的意义。
信心最重要
贺宛男认为,宏观货币供应量(M1)目前出现的增速之低是从来没有过的,也是国家和企业无法忍受的,有关部门一定会采取措施“释放流动性”,包括继续降息、降低准备金率、放松银根、扩大贷款等等,把钱从银行里赶出来,到M1开始上翘,这股市也许就活跃起来了。
陈道富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我国流动性不缺乏,这些资金能否进入股市同样取决于股市自身的走势。如果大家一致预期股市向好的话,流动性自然会进入股市中。降息把门打开了,但是资金愿不愿意进来,取决于股市本身的态势。
“金融系统的资金很难直接流入股市,而股市其实也不需要这部分资金——中国的股市不缺钱,缺乏的是怎么把投资者的信心聚拢起来。”清议表示自己十分看好2009年中国股市的发展。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