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不怕 |
来源:建材与装饰--建材商网
作者:桐根
时间:2009/4/3
|
|
|
2000年末,任正非说:“冬天来了。”企业界都感到震撼,从此,居安思危的意识在整个中国企业界蔓延。 2008年初,马云说:“冬天已经来了。”企业界开始恐慌,很多企业在恐慌中倒下。 任正非说冬天来了,主要是针对自己的企业华为,提醒自己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因应调整。任正非一直在喊“华为的冬天来了”,这一喊便是八年。在过去的八年里,华为的收入从152亿元人民币到125.6亿美元,增长迅猛;而在国际市场上,从第三世界到发达国家市场,华为与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们同台竞技,“凶猛”无比。 马云说冬天来了,主要是因为他的事业更多的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他要寻找帮助中小企业的办法。他认为:“今天的我们肩负着比以往更大的责任,我们不仅不要让自己倒下,还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客户——数千万中小企业不能倒下!在今天的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牢牢记住:如果我们的客户都倒下了,我们同样见不到下一个春天的太阳!” 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原因谈“冬天”的威胁,无论我们怎么理解冬天的含义,但关于“冬天”的论调一出口,很多人的信心必然收缩,热胀冷缩嘛。 很多人在被“冬天”论调吓着的时候,除了紧张或思考“越冬之法”外,几乎不会想一想:提心吊胆、劳神费力地准备着御寒物,但自己遇到的就真的是冬天吗?如果不是冬天,我们干嘛要准备棉衣、烤炉呢?还有些所谓“专家”在教唆人们如何“冬眠”,不想一想,在现在这样的时代,一旦“冬眠”,还醒得过来吗?那些登雪山的人敢“冬眠”吗?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适合冬眠,比如人,能够冬眠吗? 我对“冬天”的提法颇为质疑。 质疑的依据来自于反证:那些大谈“冬天”的人,为什么他们所准备的、或者所提倡的过“冬”御寒物,不是“棉衣”,却是“粮食”(现金流)?
换个提问:如果有了粮食(现金流)就可以安然度过,那叫什么冬天?
有了粮食就可以度过的危机不是冬天,而是饥馑年、灾荒年。其实,我们都可以认真想一想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我们所遇到的不是“冬天”,而是“饥馑年”。
如果不是冬天而是饥馑年,那就好办多了。我们没有必要再“谈冬色变”了,因为我们的信心很快就能回升,根据如下:
首先,我们绝大部分企业是中小型、微型企业,不会饿死。在真正的灾荒年,我们只见老虎、狮子、大象等饿死,何时见到蚊子、苍蝇、蚂蚁饿死?因为后一类动物只要有小小一点食物就能生存,所以不必为食物发愁。
其次,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的市场蛋糕庞大,只要我们不是过于贪心,注意在经营中遵循科学的营销之道,我们很容易找到足够量的食物。 再者,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不是金融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信心危机。影响我们信心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看到周围有些企业倒闭,我们感觉经营有些吃力。请记住,有些企业倒闭,有些企业经营吃力,与现在所面临的外部危机毫无关系,都是其过去所作所为的因果回报,即使没有这次的危机,这些企业照样倒闭,照样运作困难。如果说危机真的影响大,那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企业运转正常,不少企业还有巨大提升呢?
对于这个所谓的“冬天”,中小企业别怕!
要怕,就要像任正非那样,居安思危,永远怕。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