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绿色采购 民族涂料品牌集体失语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曾建华
时间:2006/12/19
|
|
|
11月中旬,由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公布的中国第一份政府采购“绿色清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绿色采购清单 外资占主角
我国的这份政府采购“绿色清单”涉及涂料、家具、汽车、陶瓷等14个行业,在涂料行业中仅有9家企业成功入围,除南京天祥涂料公司和中华制漆(深圳)有限公司外,其他7家企业均为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分别是苏州立邦雅士利涂料有限公司、上海申真阿里佳托涂料有限公司、卜内门太古漆油(中国)有限公司、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卜内门太古漆油(上海)有限公司、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制定的《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财库[2006]90)文件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中央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单位实行,2008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实行。进入政府采购“绿色清单”,意味着在政府采购中将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优先的采购资格,或者说拿到了参与政府采购的“入场券”。
如同政府采购清单入榜的汽车名录一样,我国的民族涂料品牌仅有两家企业入围,几乎是清一色的外资品牌。如果政府采购能够向民族品牌倾斜,那么涂料企业就有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也为提升品牌效应,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最稳定的市场基础。“如果政府采购真正如此执行,这很有可能会改变国内的销售格局。”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民族涂料品牌缺失之谜
《意见》要求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资金进行采购时,需优先采用环境标志产品,不得采购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的产品,不按规定采购的单位,财政部门可拒付采购资金。同时,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公布了第一批政府采购“绿色清单”,涉及14类856个型号的产品。《采购清单》内容详细包括了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型号、中国环境标志认证证书和认证证书有效截止日期等基本信息,并且在政府采购网站上进行公布。
这次政府涂料采购清单主要针对的是建筑涂料。清单公布后,本刊陆续与华润涂料、海虹涂料、嘉宝莉化工等国内民族品牌总部和区域总部取得联系。从反馈的消息来看,大部分民族涂料企业根本就不知道政府采购“绿色清单”的事情。在得知入围企业的名录后,他们均对此表示遗憾,质疑为什么不对我国的民族涂料企业倾斜。因为在水性建筑涂料领域国内品牌已经赶上来了,在品质方面与外资品牌不相上下,只是在品牌营销方面存在差距。
民用涂料领域与立邦涂料、多乐士涂料全面竞争和抗衡的华润涂料也没能列入政府采购“绿色清单”,华润涂料新闻发言人方昕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遗憾和不理解。方昕透露,华润涂料本来是能够被列入第一批公布名单的,在清单出来后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中被告之是由于电脑操作失误错失了入围“绿色清单”的机会。方昕还透露,根据各方面反馈的信息,华润涂料会被列入第二批政府采购清单中。
华润涂料对政府绿色采购十分支持和理解,方昕如此评价。政府推出绿色采购清单,对涂料行业,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具有重要意义。行业一专家分析认为,政府采购的绿色化,正是通过政府消费活动,引导市场对环境标志产品的认可。因为政府采购对大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所以在推动企业做环保技术更新方面,政府绿色采购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还有专家认为,政府绿色采购标志着一种帮助社会构建绿色消费的新动力机制开始形成。
亟待政府采购公开透明
政府绿色采购的推进,意味着政府采购的涂料只能选择环境标志认证的品牌。今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单位,在应用财政资金实施政府采购时须优先选择“绿色清单”上的品牌。政府采购历来是众多企业重点抢夺的一个重要领域,政府以“清单”方式列出企业,对企业来说,其无形价值将难以估量。
政府采购是各大企业争相争夺的重中之重。作为中国涂料行业的民族品牌,华润涂料始终关注国家相关政府的动向并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但是方昕说华润涂料并没有得到任何部门的通知,也并不知道国家在政府采购上会推出这样一份清单。海虹涂料、嘉宝莉化工等其他企业同样没有听到任何有关政府采购的风声,认为这份清单出来得太突然,对其中的规则一概不清。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政府采购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评选透明规范问题,到底这份名单是怎样出来的,如何评选的,如何申报的,什么样的程序,最终结论有没有进行公示,很多企业并不了解,并希望以后在评选程序上更加完善,以后能够透明化、公开化。
链接1:
“中国环境标志”创立于1993年,由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处负责标志的认证工作。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整合环境认证资源,将秘书处与环认委、环注委、中国环科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联合组建成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作为一种认证性准则,企业自由选择是否申请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准 水性涂料》已经由HBC12-2002升级为新标准HJ/T201-2005。这次政府采购“绿色清单”采用的标准就是新标准HJ/T201-2005。
链接2:
1996年,上海市财政局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政府采购试点活动。从1996年算起,中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已逾10个春秋。
10年来,中国政府采购的增长速度很快。到2005年,中国的政府采购规模达到了GDP总量的1.6%,约3000亿元人民币,并且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际资料表明,一个国家的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应达到年度GDP的10%以上。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