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理解厨房的“情色与暴力”? |
来源:网易
作者:
时间:2009/6/13
|
|
|
想象和联想,是极其重要的形象思维活动。这种思维,不但文艺创作离不开它,而且在种种设计活动(建筑、居室、衣服、科技等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如船舵的发明,就是从鱼尾巴的摇摆联想得来。因此,人们应当大胆地驰骋形象思维。
但大胆不等于乱来,离开事物本质的胡思乱想毫无价值,有的甚至有害无益,近日读到的一篇名为《锅碗瓢盆间的情色与暴力》的文章就是其例。此文虽然刊登于一份随报发送的小杂志上,然而颇具典型性。
此文的主旨,是宣传厨房对家居生活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推销厨房设备,这并不犯法,然而竟极其生硬地将情色与暴力扯进厨事之中。作者是借“新近结婚的朋友”的说话来表达的:“食色,性也。食从哪里来啊?厨房啊!能不让人有点想法吗?”
什么“想法”?作者接着通过“另一个朋友”的说话说明:“做鱼时手抚过鱼那光滑、线条感十足的躯体;吃白菜,需将白菜一片片剥下……”;“当然你不爽的时候,可以操起砍刀,猛劈猪蹄膀,也可以架起双刀,剁出一摊好肉泥!”
———前者说的是“情色”,后者说的是“暴力”,于是乎,“锅碗瓢盆间的情色与暴力”被感性地展现出来了。
此文的构思逻辑性颇强,但所表述的感受却令人啼笑皆非。
茹毛饮血的时代已经永远过去,厨事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说我们生活着的广州,除了专业厨师之外,每天进行厨事活动的人定然数以十万计,其中包括男女老少,他们的爱好、脾气、情色经历者各不相同,可是有多少人在干这些活儿时会触发如此这般的想象和联想?作者的形象思维已“灵跃”到胡思乱想的地步!
文末,作者还发出如下的号召:“让我们赋予厨房更多的七情六欲,享受厨房里的情色与暴力。在厨房里学习生活,在厨房里改变生活!”
这样的文章简直是文化垃圾。
其实,此文未必是作者思想的真实反映,否则,他(或她)就算不是真正的情色狂、暴力狂,也离此不远矣!
这样写,大有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宣传的效果,让有关厂商龙颜大悦。而只有让有关厂商龙颜大悦,杂志社和作者才有可能获得经济收益。可以说,“经济效益”是这类文化垃圾的催生力。
生产商品的工厂和销售商要赚钱,要不,难以活下去。报刊、电台、电视台要赚钱,要不,难以活下去。因此文化垃圾将源源不绝。可是它却污染了社会空气,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读者更无好处。
怎么办?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