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橱柜频现市场 解读高档橱柜的品质秘笈 |
来源:中华橱柜网
时间:2010/3/16
|
|
|
众所周知,橱柜产品升级更新速度相当的快。平均每3个月就会有一次更新,但更新后推出的各式各样产品,消费者买不买账就另当别论了。如果消费者买账,新一轮更新则有很大意义;如果消费者不买账,那么,更新后的产品就等于作废。此外,伴随橱柜行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节能、环保、人性化、智能化的产品更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而这些功能的增加也使得橱柜行业在价格山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随着橱柜行业的日渐成熟,产品的同质化愈加明显,竞争也愈演愈烈。于是上演各种大战,什么样的手段都会有人采用,今天你降价,明天我打折;你来评价这,我就来捅那……在这场暴风雨中,消费者越来越迷茫,最近一些媒体抖出的所谓橱柜的“内幕”,更是让消费者茫然,橱柜的价格到底体现在哪里?橱柜品牌到底值不值钱?
对橱柜来讲,整体配置好比头顶的光环,有之则为天使,无之则为凡人。其好坏与多少不仅影响操作者的使用舒适度,也是影响橱柜使用寿命非常重要的因素。
透过橱柜整体配置可以折射出厂商的设计、研发、生产、安装等综合实力。作坊式的橱柜厂家只会将板材装钉成柜体,几乎毫无配置可言;稍上规模的厂家会为橱柜增添一些基本配置如使用环保板材、安装金属踢脚板等等;高端橱柜品牌在保证设计和质量一流的同时,非常重视以高级橱柜配置拉开与同档次竞争者的差距。量变引起质变,橱柜真正的品牌价值完全通过各方面细节表现出来。
科宝博洛尼德国籍施工安装及质量控制总监史蒂芬.吉斯先生认为,超越顾客期望的秘诀在于让顾客获得意想不到的东西,也就是完善的橱柜整体配置。科宝博洛尼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将“欧洲高级橱柜配置标准”引入国内,多达20项的细节配置全部隐藏在橱柜内部,如金子一般熠熠生辉。
“就柜体而言,一般商家至少有40%以上的利润。”从事家装生意的鲁先生告诉笔者,一般品牌橱柜店柜体每平方米市场价为70元~80元,而那些代工店只要价50元,商家找代工点加工柜体就有40%以上利润。而橱柜台面以及五金配件的利润更高。
笔者还发现,很多品牌橱柜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病痛”,除了门板脱落等问题外,还有台面开裂、门板有色差、柜体变形等问题。北京的林小姐告诉笔者,去年她预订了一款德国进口橱柜,这套橱柜配套的有炉灶、抽油烟机、消毒柜。橱柜安装后,林小姐发现,商家宣称的德国进口橱柜,除橱柜面板上标注了品牌外,水龙头、炉灶、抽油烟机、消毒柜等都是国产品牌。更让她郁闷的是,用了3个月橱柜拉篮就开始生锈,而橱柜玻璃门也破裂了。这让林小姐很生气:“德国进口的橱柜,怎么连续出故障?”
业内人士透露,国产橱柜打出意大利、德国等橱柜强国的品牌在橱柜行业并不少见。许多所谓的国外“著名橱柜品牌”有两种手法:一是委托专业注册公司,在德国、意大利等国注册一个空壳公司,而其所有生产销售都在国内完成;二是在国内建个厂,引进一些设备,按国外某个标准生产,就宣称是“原装进口”,以高价出售。不少品牌都标榜自己是国外品牌,甚至口头标榜是国外生产,却不敢在标签上标明具体产地。
“潜规则”贻害无穷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遭受着各种行业潜规则的利益侵害。所谓“潜规则”,就是表面上不能明文公布,暗地里却形成了心照不宣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业内部潜在规则。如今,在很多行业里都有着自己千奇百怪的“潜规则”,因此而引起的纠纷屡见不鲜,不少消费者深受其害,不知不觉当了冤大头。
“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关专家表示,潜规则是危害消费者利益的一大毒瘤,是破坏公平、公正、合法交易的一大顽症。
“民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和竞争之道。对于企业而言,人才、资金、技术、项目,这些东西都能引进,唯独信用不能引进。没有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企业终将会在竞争中落败,被市场和消费者淘汰。由此可见,企业既是“潜规则”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所谓的“潜规则”背离了正式制度的规定,侵犯了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它与显规则是相对立的。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