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板行业,从坐销到行销,从讲花色到讲环保,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似乎永远在遵循一个“变”字。但,一个品牌如何才能在变化无常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出路?这是历来引人关注的话题。
1995年创办的老树林地板厂,在历经了15年市场变化的后,已从一个小厂茁壮成长为拥有两个生产基地较具规模的企业,也许在老树林的身上,能找到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老树林营销总监姚厚权告诉笔者,老树林应对“变”的方式就是“以变应变”。
敢为人先,变拓展市场方向
走向市场天地宽。1995年,苏州老树林地板成立。但对于当时的老树林来说,苏州已有不少成名的地板厂,无论是资金、市场沉淀还是客户群,老树林都难以站稳脚。作为市场开拓者的姚厚权,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与公司决定,勇于突破地方性的局限,跳出当地,将公司的发展方向指向当时还不太显眼的重庆。
“市场如战场,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进入重庆,面对重庆对地板认识的相对落后,姚厚权开心地笑了。因为他知道老树林已抢先别的厂家“占领”了重庆。
船小好掉头,船大抗风浪。2000年,掉头后的老树林循着“科技立厂,综合发展”的战略,姚厚权带领老树林在重庆,将其“塑造”成了较有影响力的实木地板品牌。
穿新鞋走新路,以变迎合市场
2000年,老树林凭专业生产实木地板,发展速度一直较稳。
2002年,强化地板以实惠的价格在市场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老树林虽占据了不少实木市场份额,然而还有大片的市场空白点。公司在没能快速超越自身的现实中决定,寻找新的突破口。通过“调整产品,重新定位”的会议后,老树林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
2003年,老树林从一个专业生产实木地板的厂家扩展,成为生产强化、多层等品类齐全的地板厂。姚厚权谈到:“公司经营产品发生了调整后,我们在服务、人员管理上也发生了改变。从依靠热情出售产品改变到依靠科学,规范管理,出售我们的品牌形象。”
这次的改变为老树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使企业连续多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不断改变,“日新日日新”
如何才能继续保持老树林的增涨势头?姚厚权的经验是,坚持与时俱进,在不断改变中实现企业的日新、日日新。只有这样,一个企业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才是有可能的。
2007年,随着地板品牌的不断涌进,重庆地板行业已经成熟。老树林要想上升到新的台阶,就得再次改变自身,确立“调整、提升、改造”六字方针,再造一个“新”的老树林。
从2007年新花色的不断推出,到2008年经销商的重新调整,到2009年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再到现在换LOGO,重树店面形象,老树林不断改变,做到了日新日日新。
姚厚权告诉笔者,大刀阔斧地改变,得由内而外。“新”的老树林重新确立了新的营销策略,制定了“质量营销、双赢战略”的思想,按照这一思路,公司着力进行了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组织结构和营销策略这四大结构调整,理顺市场,并调整形成了一套高效率的内外组织机构和灵活有力的营销策略。
市场告诉我们,老树林的这些改变无疑是有效的。无论是各市场反馈的零投诉,行业人士称赞的话语,还是新经销商纷纷前往重庆洽谈合作,“新”的老树林似乎又成为了行业关注的又一“新”星。
姚厚权总结到,每次改变就是一场革命,革自己的命,革传统的命,企业只有不断改变自己,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