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让消费者“和谐消费”?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伍兵
时间:2007/3/26
|
|
|
“3·15”,成为集中反映消费者诉求的一个窗口,对此已经没有人能够否认。而中国消费者协会将2007年消费主题确定为“消费和谐”,这说明目前的“消费”存在太多“不和谐”的声音。但要实现“消费和谐”,首先必须有企业的“诚信创新”。
众所周知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源源不断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的前提必须是诚信。诚信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没有诚信则难在商界立足,而创新则是超越自我的表现,也是一个企业能在稳中求胜的起码要求。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单就地板行业而言,企业不诚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五劣板在木地板市场上愈演愈烈,就是一个确凿的证据,因此企业“诚信”,是消费“和谐”的前提。
但是,仅仅有了企业的“诚信”,还不足以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实现“消费和谐”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必须有企业提供高质量、能够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和消费者不断变化需求的产品,也就是说企业必须不断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创新,以此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诉求。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在不同场合多次痛心疾首,“中国是木地板生产大国,而不是生产强国”,其原因就是中国的木地板企业的创新不够。尽管每年都有木地板企业不断“新品”叠出,但这些所谓的“新品”或者是一种技术的改进或改良,或者是一种概念炒作,尤其是炒作概念、夸大功能、用附属功能误导消费者,已经成为部分木地板企业的惯用伎俩,而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创造性工作还是屈指可数的。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首要条件,建立以客户价值为本的和谐消费关系是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拿什么去做市场呢?那就是产品,而能够把市场做起来的产品又必须是不断创新的、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物超所值的。
诚信构筑消费者信赖,创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然而,这还不足以创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消费和谐”还有另一层深意。做产品不能单看销量,产品卖出去的同时更是要将服务带出去,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是在传承一种消费文化、一种消费理念,服务在产品中的无形价值更是赢取市场的重中之重。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市场中,服务将成为决定市场最关键的条件。
事实上,在木地板这样高度同质化的行当里,服务在企业跑马圈地中的核心作用已经开始凸显。2006年底,林产工业协会在发布其《强化木地板质量白皮书》的时候,也用相当篇幅对地板产品的售后服务做了专业论述。
“消费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讲诚信、有创新、好服务,要做负责的企业,要从社会、公众的整个福利为自己设立行为指标。如果没有诚信、没有创新、没有服务,那么“消费和谐”最终将沦为一句空乏干枯的口号,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