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有一项著名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说起来这项研究其实很简单。在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目标吗?”对于这个问题,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
然后研究人员又问了学生们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否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了呢?”这次,总共只有4%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20年后,当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们的时候,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人,无论从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上说,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龄人。不说别的,这4%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了余下96%的人的总和!
专家说,这些人之所以有明确的目标,那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洞察力,说白了就是有眼光,人活着,第一要紧的事情就要有眼光。有眼光,工作就会充满机会,生命就会丰富多彩。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有人抱怨“这日子过得真没意思”,那就是他们失去了眼光。从小失明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经问一位刚散步回来的朋友:“你在树林里看见了什么?”朋友回答说:“没什么特别的。”这怎么可能呢?失明的海伦凭着触摸,也能在树林中发现数之不尽的有趣事物。她能感到树叶柔嫩而对称,体会白桦光滑的树杆或松树粗糙的树皮,顺着树枝摸过去,可以找到春天的新芽,体味大自然从冬眠中醒来的征兆。盲人海伦·凯勒就是凭着她艺术家的眼光,确立了人生目标,最后成为功成名就的作家。视力健全的人,当然应该更不难发现自己可能具有的战略眼光、组织眼光、经济眼光和商业眼光等,并相应确定应该为之努力的目的和目标,这样才有希望最终成为一个事业和生活的成功者。
那么,在耶鲁大学的那个研究里,那96%没有把人生目标写在纸上的人们一生都在干些什么呢?答案是: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那4%有眼光的人们实现他们的奋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