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星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火箭印象浅记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唐明广
时间:2007/4/3
|
|
|
引 子
一条小路,一条蜿蜒而布满荆棘的小路由遥远的东海之滨经过数载的风雨延伸到了辽阔的巴蜀大地。在这里,小路变成了大道,荆棘被绚丽的鲜花所替代,在天幕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希望之星也从此更加耀眼……
其 一
大凡成功的人士都自有一番磨难与辛酸。翻开吴火箭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其一段难忘的人生烙印:吴早年家境贫寒,家里兄妹众多,全家每月靠三十几元维持生计,其生活之艰难,是任何人都不难想像的。早年的这段艰难岁月给他的印象很深,以后每每谈及时吴火箭总是感慨良多,但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段苦难的经历使他萌生了要摆脱贫困、改变人生的念头。
面对漫漫的人生路,他的第一个选择是从戎。炮兵侦察,这是特殊军种中的特殊职业,既要体健也要机敏,吴无疑是位合格者。在数年的炮兵侦察生涯中,他整天与方向盘、炮队镜、测距机打交道。由于表现出色,他很快被提升为班长,并被师首长所器重,派到炮校深造,且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正当部队对他倾注了莫大的希望之时,中国的改革春风骤起,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志向,其志不在戎而在商。他惜别了多年的战友、首长,飞回了东海之滨水头镇。
在那个纯情年代,人们称部队是座“革命的大熔炉”,在这座“熔炉”之中,吴火箭的体格得到了锻炼,思想情操亦得到了升华,他看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全新人生境界。
其 二
在一张1:600万的全国行政区域图上是无法找到福建泉州水头镇这个地方的。而这个三面环水、方圆不过数十里的闽南小镇之所以能几乎一夜成名,为天下人所共知,全赖于其石业的兴旺。
在水头镇众多兴起的石材公司、厂之中,东星石材公司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其龙头企业。它实力强大,生产设备全部引进当今最先进的意大利机械,再加之香港域其集团的加盟,资产顿升至数亿元,成为中国石材城一颗璀璨的明星。
东星公司的决策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看到西部大开发的气候业已形成,毅然决定抽调总公司的大批精兵强将,派出蔡小楷前往成都,并斥6亿元巨资在重庆、成都、兰州等西部地区设立分公司,发扬光大东星的事业。
蔡小楷是东星成都分公司的第一代创业者,而吴火箭则是其第二代领导人。
“萧规曹随”,吴火箭接过前任的衣钵,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按着既定的经营方针、理念兢兢业业地经营着东星成都公司。
凡是和吴火箭见过面的,无论同仁或是客户,都会被其个人魅力所感染。他有着精明的外表,更有着儒商的气质。他很爱笑,也善于笑,在洋溢着热情的笑声中,他的侃侃而谈也在不知不觉中征服了你。如果你是同业者,你会在以后的日子中更愿意与之交往;倘若你是客户,你会心悦诚服地与他签合同。
从2004年起的不到四年的时间中,凭借公司强大的实力和他独特的个人魅力,成都公司的业绩直线上升,类似凯宾斯基酒店、卡秋莎大酒店、中国移动成都通讯大楼这样一些石材装饰工程,公司每年都要接很多,其单项合同金额动辄就会上千万元。在为东星事业发展出力的同时,他也为成都的建设作出了闽南人的贡献。
吴火箭,这个从遥远的僻乡水头镇来到成都这个大商会都市的闽南汉子,从没有忘记早年贫困的那段经历,他富有同情心,更乐于扶助弱者。身为东星成都公司总经理的他同时兼任着闽南商会石材协会秘书长一职,每每协会内部出现困难,他都会和协会的主要领导人一起倾力去为会员排忧解难。今年底,协会还准备捐资在四川省内建一所希望小学,其慈善之心可见一斑。
公司、协会、公益三者兼顾,如今吴火箭在成都石材业是大名鼎鼎,可谓是春风得意,名利双收。在天府之国川西平原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吴火箭播下的种子,经其辛勤地耕耘,现已开出美丽的花朵,很快就要结出累累的果实。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