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他做主
M品牌第二家门店:
我进店后按了一下床垫(和第一家店摆法不同,稍微摆得深点)。
MD2:床垫的舒适程度用手是按不出来的,你要躺上去才能试出来。
我躺下后,MD2:你可以感觉一下,平时喜欢硬一点的还是软一点的呀?
我问:那你觉得我应该睡软的还是睡硬的?
MD2:呵呵……这个我看就看不出来了,要看你自己的感觉,一般男士背部肌肉比较结实,喜欢睡硬一点的。
我说:但是我背上没肉。
MD2:呵呵……有点瘦哦。我给你说呀,西医不建议睡过硬的床,但中医就不建议我们睡过软的床,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如果睡一张过硬的床的话不贴腰,因为人的脊椎不是一个平板是S型的,不贴腰这里就是悬空的状态(演示:把腰部下面按下去,使腰部悬空,让我感受不贴腰)。你想一下,腰肌为了保护脊椎,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所以中国90%的人到了中老年就有不同程度的腰骨病,就是因为中国人传统理念睡床要越硬越好。其实不是这样,太硬的话,睡一夜腰是很累的。人的腰部和臀部是最重的,占人体比例的60%,如果太软的话,这样子腰臀就会往下陷,这个位置向下陷(演示:把臀部床垫按下去),所以到老就很容易形成弯腰驼背的现象。为什么小孩子不能睡过软的床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小孩子的脊椎还在发育。你再侧身感觉一下这张床。
【分析】
进店按床垫是我在两家店同样的动作,MD2和MD1的迎合话术不同,MD2首先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床垫合适不合适按不出来,要躺上去。MD1告诉我应该睡软床,所以先探知这个床垫是软的还是硬的,我的直线思维是软床垫才是购买目标,我计划先入为主,但MD2马上打乱了我的思维模式,告诉我的做法不对。
同样的问题问我是喜欢软床垫还是硬床垫,我都没有做明确回答,让导购根据我的体型进行介绍。MD2是太极高手“要看你自己的感觉”,但后面一句话却在引导我确认信息:“一般男士背部肌肉比较结实,喜欢睡硬一点的。”潜台词是你应该也喜欢睡硬的。暗示依然没有得到明确信息后,她开始让我自己进行判断,举出了中医西医的不同观点,并按压床垫的不同位置让我产生不同的感受,再引导我去做出判断。从开场到介绍产品,我没有感觉到她是推销,是想卖给我床垫,而是真诚告诉我应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床垫。
三、你做主,还是他做主?
MD1是根据我的体型告诉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床垫,由她做主;MD2是让我自己感觉判断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床垫,由我做主。
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各有优劣,有些优柔寡断型顾客需要导购做主,但顾客的性格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判断出来,在顾客性格未作明确判别前主管给顾客下结论,会适得其反。大多顾客是不喜欢别人替自己做主,更喜欢自己掌控。像我,在导购说我的身形适合睡软的,虽然她是对的,但我觉得她挑战了我的选择权,我挑衅问她:我老婆胖怎么办。在一开场,最好是选择MD2的做法,自己感受、自己判断、自己选择。
M品牌的床垫单品价值较高,加之健康睡眠概念的提炼包装,产品的溢价基础就是让顾客现场有完美的体验,两个导购的开场出发点都是引导顾客体验。躺下后,让顾客感受真实的贴身舒适,经过引导后体验出来的是新鲜、舒适、温暖感觉,让顾客久久不忍离去。就算离开了店,接触后产生的多种温馨感觉依然不散。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