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说:“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的意思是:“认识和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正确了解自己能做什么,究竟有多大能力,能做成什么是有自知之明的;能够击败对手超越他人的人是能力卓绝,威力超群,能够不断战胜自己的不良欲望,恶劣习性,超越自我,更上一层楼是真正的强者;懂得安于宁静,内心满足,乐天知命的人是最富有的,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勤奋前进的人才是有志气志向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忘记自己的根本,不迷失自己的本心,企业就算实体遭到毁灭,但企业精神仍源远流长才是真正的基业长青。”
在这里老子回答了什么是人生的大智慧,什么样的人生最富有,什么人是人生的强者,什么样的人和企业算长寿。其实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困惑着当代企业家群体的大问题,当代有些企业家之所以心里纠结,心情郁闷、烦躁,人生没有前进的动力,大都缘于没有解决好和弄明白以上道理。老子告诉企业家要想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智慧、富有,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要想使自己一生无怨无悔。必须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要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西方一句古老而又非常出名的箴言,一个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自己是谁。给自己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将自己的人生走得如意和圆满,走得无怨无悔。作为社会成功人士群体的企业家更应该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正确认知自己,给自己树立一个适合自身企业和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样人生在企业取得一定成绩后不至于因为成功反而走偏了方向,才不会在企业和个人几个关键节点上犯错误。“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原红塔集团董事长、“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先生是与联想集团柳传志先生同时代的企业家,褚时健一度将亏损的红塔集团变成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百亿的优秀企业,而同期联想集团在2000年前后整个公司营业额才两百亿元;但褚时健未能解决好人生和企业有关价值观的哲学问题而锒铛入狱,晚节不保,而柳传志深知老子的哲学理念,为了实现产业报国梦,能经得住诱惑,赢得社会的尊重。
在漫漫人生路上不但要正确认识自己,企业家还要通过自我修炼以达到一个正确的心智模式,知道什么是知止,知道精神和道德的追求才是人生快乐和心灵慰藉的良药。
明晓人生修养的境界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应该在员工的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方面进行培训。这五方面是员工最主要的修炼内容,这五方面中,团队学习和共同愿景属于团队考评建设的内容,而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是属于个人修炼的内容。这五方面的修炼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要建立起老子所说的人生的几个大的问题。明白了什么是智慧、力量、富有、强大、恒久,员工的个人修炼就已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企业也就达到了一个很高层次的管理境界。可以说企业打造学习型团队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让员工彻底明白和领悟老子所说的人生修养的几个境界。
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企业家在构建企业文化时,明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建立企业的愿景和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只有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履行好社会责任,才能基业长青。“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企业家只有坚守诚信和通过履行责任赢得社会和民众的认可,才是成功长寿的人生。
华为任正非开始创业之初就清晰地为华为定位为“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出发点,打造世界一流的通讯设备制造商”的企业战略和“产业报国,回报社会和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由于树立了正确的企业愿景和价值观,任正非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不上电视,对于各种采访、会议、评选惟恐避之不及,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形象宣传的活动也一概拒绝——在当今企业界,被视为异类。但任正非的个性风格是务实而谨慎,他知道自己的个性,所以只在适当的范围内张扬个性,但决不触犯因言谈而带来的风险,并且因为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任正非很好地解决了员工的股权和对社会的回报等问题。华为最后取得了成功,任正非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利他自生
作为企业一定是一个盈利的组织,但是企业却不能把盈利作为它唯一的目标,否则这个企业就不会长久,也不会做到基业长青。
西方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个好的流程与组织架构,而好的流程与组织架构是从正确的战略中来的,而正确的战略取决于企业的使命。这就是著名的使命决定战略,战略决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决定结果的管理论断。其实德鲁克的这个管理思想是从几千年前中国的管理先哲老子那里学的。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好的结果,通常认为企业能盈利、能成就员工并能回报社会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这些固然没错,但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最主要的是它能否基业长青、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长长久久。使企业基业长青其实是每一个企业家的理想,那么企业怎样才能做到基业长青呢?比德鲁克早二千多年的老子就给出了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永生长存的,天地之所以永世长存,是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生,固此才能得到永恒。”老子告诉我们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原因很简单,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地不是为自己活着的。同样,如果一个企业家以及他领导的企业的使命和定位能效法天地精神,能做到在为自己活着的同时,更为社会和大众活着,那么他的企业一定就会基业长青。
如果一个企业家不顾社会及民众的福祉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使命来定位的话,即使他再成功,也会功亏一旦的。发生丑闻的默多克新闻集团就是很好的例证。作为传媒大亨默多克可谓是成功的企业家,他旗下的新闻集团几乎垄断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许多国家的传媒业。可是,近几年来,默多克倡导的利益第一的经营理念违背了老子所论述的天地精神。新闻集团不顾社会与民众的利益,用违背人类道德的极端手段获取新闻线索,通过窃听别人的隐私来吸引广大读者的眼球,以提高媒体的收视率。为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结果因为窃听门事件,几十年来构筑的传媒帝国面临着轰然倒塌的危险。这就是违法了企业生存的天地法则带来的恶果。
诚然,有一些企业因为各种机遇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但是这种成功能否持续、企业能否长青,是摆在每个所谓成功企业家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一个企业光拥有好的战略、科学的流程与组织结构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必须要树立一个有益于社会与大众的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这样企业才能与天地一样长长久久。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先哲老子对我们的忠告。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源头鼻祖,他给企业家们指出了什么是幸福、快乐和什么样的企业最长久。在纷繁忙碌的人生中,企业家只有通过内在的心灵修炼才能抵御生命的种种重负,企业家只有正确认知自己和坚守企业生存的“根本”,企业才能做到基业长青,人生才能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