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
最近,在一位智者的提点下,开始学习王阳明心学。
商场如战场,两者类比,往往上口既是“上兵伐谋”的孙子兵法,而王阳明心学则用更简洁的语言总结了何为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在四川,也是一场心战。
眼下,很多商家都在念叨生意“不好做”,但是经过调研分析,“好做”的品牌又确实历历在目,这是为何?探究“不好做”商家的内心,我们发现许多共性——
1、这些人骨子里想的全是如何赚钱,如何赚更多钱,除此之外,不考虑其他任何东西,即便偶尔考虑,也不过是为了“套住狼”而不得不舍弃的“孩子”。他们在与人合作或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常爱作秀和占便宜;
2、这些人虽然极想赚钱,却总是期待运气的垂亲或特权掠夺,几乎从不会探寻财富创造的规律,更不会想到如何去遵循这些规律,把赚钱变成“探囊取物”,所以,他们对企业科学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塑造等现代企业发展必须重视的“功课”不屑一顾;
3、这些人只想从社会、自然界中索取,从没有想到奉献、感恩,更不会想到回报(也许口头上偶尔会说到这些,但行为中很少看到动作),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常常想尽一切办法推卸。
结果说明一切,这些人并没有遵循用兵之道,不但自己门市生意不好,更没有多少经销商愿意同他们合作——行为心境偏离“大道”,自然是“失道者寡助”。
那么正确的“道”在哪里?
从四川的优秀品牌身上可以总结——他们面对困境勇于拼搏,以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利他心为发展根基,时刻保持积极、阳光、理智的心态,以感恩的心为消费者、经销商服务。
佛门参禅,无欲则刚;道家修行,厚德载物。都是告诫人们摒除繁杂的干扰,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皈依它、实践它,做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那么,或可上升到“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望更多的有志企业,在四川找准那颗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