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邦公司高层“换血”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曾建华
时间:2007/10/8
|
|
|
2006年,美国Valspar公司对广东华润涂料公司的现金收购,意味着其他国际涂料巨头开始对立邦涂料公司在中国涂料市场老大的地位发起了挑战。
窥视庞大中国涂料市场的,不仅仅只有美国Valspar公司,还有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和美国PPG公司等。作为国际涂料业的老大,阿克苏诺贝尔公司虽然确立了在工业漆领域的领先优势,但是对目前在建筑和零售领域的地位感到尴尬。同样类似的窘况也存在于美国PPG公司。
基于构建工业、建筑、零售等领域全方位的竞争优势,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和美国PPG公司运用了擅长的资本运作优势,通过收购来迅速建立与自己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市场份额。
为了应对其他国际涂料巨头对立邦涂料公司老大地位的挑战,2006年,在立邦中国公司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上,公司就提出了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战略目标为100亿。今年9月12日,立邦涂料公司法务部经理陈复仁向记者证实,该公司正在进行战略部署和高层大调整,高层“换血”的目标是为了5年后的100亿。
立邦涂料公司在中国的目标很明显,就是要在零售木器漆领域超过华润涂料,抢占市场第一品牌地位。立邦涂料公司在家装乳胶漆市场始终保持着第一份额。
经过15个年头的努力,立邦涂料公司建立起了密集而有效的终端渠道网络。2006年销售达到40亿元人民币。但是,由于以前立邦涂料的渠道是墙面漆和木器漆分道而行,结果致使不少客户在选择了立邦墙面漆的同时却选择了华润或别的企业的木器漆。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从2006年开始,立邦公司就对全国店面进行改革,将原来只经营墙面漆或只经营木器漆的经销商进行整合,只要条件合适,都可以同时经营墙面漆和木器漆。
与此同时,立邦涂料公司在全国建立了190家木器漆应用中心,并以应用中心对消费者实行全程服务。以此模式,立邦木器漆的增长速度骤然加快,2006年已达到5.8亿。
为了实现100亿的宏伟目标,高层“换血”就成为立邦战略部署的第一步棋。2007年春节前,立邦公司领导与不少企业高层秘密会晤,会晤的主题就是挖空心思找到合适的人才。
立邦公司股东会经过慎重考虑,毅然决然从台湾康师傅及其他国际性大公司引进一批人才。陈复仁证实,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钟中林和渠道发展总监张少君均来自台湾康师傅公司,市场总监程俊怡是宝洁公司之前的市场总监。这仅是立邦公司战略层面的“换血”。同时,立邦公司正在大量引进一大批办事处经理,进行执行层面的“换血”。
立邦公司从战略规划部门到执行部门的系统“换血”,这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立邦公司将借鉴快速消费品行业先进的经验。康师傅从小到大,其发展速度令行业震惊。康师傅方便面的快速发展为立邦公司树立了榜样,令立邦高层惊羡。立邦高层希望通过借鉴康师傅的成功经验,使公司也能如此快速发展。
立邦公司希望在成本控制上得到突破。快速消费品行业强调成本和利润的严格控制,因为快速消费品的利润相对较低。立邦公司引进快速消费品行业高手,也是期望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提高。
立邦公司现在的渠道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建材市场。如果引进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人才能够敏锐地捕捉消费者的心理,能够利用其强大的广告攻势和营销手段,势必引起经销商的跟随,销量的提升指日可待。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