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刊慎言
我们生存在一个盛行“比较”的社会,我们比较着别人,同时也被别人比较着。一切真假、优劣、美丑,都在比较中产生。
比较的目的就是区别强弱好坏,就是为了找出强者,为了选择强者或者学习强者。
强者成为众望所归,人人都不愿意成为“比较”天平上的弱者。
但是,现实往往真实而又残酷,一经比较,总有人成为弱者。
如果弱者心服口服坦诚地面对现实,或者即使心有不甘但也只是发奋努力追赶,而决不会想出其它的歪点子来破坏比较结果,或者处心积虑地设法绊倒强者,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和谐很多,美好很多。
但这个世界通常是不会朝着人们所期望的、理想化的方向去前行的,因为有一部分脸皮厚、心术略偏的弱者很不情愿,他们不会遵循游戏规则。这些弱者虽然在比较中处于落败地位,属于被同情的对象,但他们可怜却不一定老实,无能却不一定正派。他们不想老老实实地做事成长,不想走正道发展。他们总想找到成为强者的快捷键,想让观众直接以为他们就是强者。
但是,成为强者必须靠用功苦练才能达成,必须踏踏实实做事才行,并没有捷径可以取巧。而且,即使有“辟邪剑谱”或者“葵花宝典”之类的邪门技巧,也需要有作出巨大牺牲的勇气才可用,不是说“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吗?对他们肯定无用。因为他们不愿意吃苦,他们投不起吃苦的时间;因为他们总想不劳而获,他们没有别的资本。
那他们怎么办?
俗话说,蛇有蛇路,鼠有鼠道。我们可以取笑他们的不正道,但不能低估他们的小聪明,他们很有“办法”,他们知道如何“另辟蹊径”——他们要孤注一掷反扑;他们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打压同行;他们要强词夺理颠倒是非;他们要混淆比较结果说他们才是强者……
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强者”作为实在是太欠高明。他们常常号称自己武功天下第一,可是就连基本的招式都破绽百出,洋相不堪;他们长期自以为是地标榜自己是武林霸主正牌领袖,但他们的种种幼稚表现实在是贻笑大方;他们总是选择灰色途径来伪装自己,通过天花乱坠胡吹乱侃的方式来包装自己,蒙骗不知情的人们,但不断被受伤的人们识破、唾弃……我们为他们惋惜,但爱莫能助。
看到他们童真般的动作,有见识、明事理的人们都感到好笑,可他们却不以为然。
是他们浑然不觉吗?不,是他们掩耳盗铃,是他们鸵鸟埋首,是他们自欺欺人,更恰当的表述也许是恬不知耻!
披着狼皮的羊或许有些狼样,可以唬住一些人,但如果是猪鼻子插葱来冒充大象,那实在是白痴而滑稽。可惜的是,今天的社会,这样的“大象”比比皆是。
我们决不做这样的狼,更不做这样的大象。遵循古人“满罐子不响,半罐子格荡格荡”的教诲,我们历来追求“踏实做事,低调处世”的为人准则,只重价值创造,不事张扬浮躁。于是,我们认真在媒体内容的建设上下功夫,认真在发行范围以及深度的拓展上下功夫,认真在为行业的综合服务上下功夫……
在实践中,“认真”二字给了我们丰厚的回报,比如,我们推出的《建材营销学》被众多经营者充分认可,并觉获益匪浅;我们举办的地板论坛、橱柜论坛成为全国最高规格、最有影响的论坛;我们的媒体被全国同行公认为是最具影响深度和广度的行业媒体;我们的整体文字水平和顶级写作水平均居全国同行之冠;我们在营销策划方面的咨询引导能力被客户广泛称道;我们的发行网点建设和发行量均居同行之首;我们在为客户服务的功能上,无论是体系的成熟,还是各种服务条件的完备都排在全国同行前列;在清华大学组织的“全国建设行业传媒社长总编研习会”上,我们的品牌已经被全国80多位主流传媒同行的高层人士公认为最具价值的品牌……
为此,我们对行业内外关怀和支持我们的朋友深怀感恩之情,常思涌泉相报之心。我们认为最大的报答应该是,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明白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要求自己认真的时候,越是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正是我们选择低调、不事张扬的原因。现在我们就觉得,在我们的工作环节中,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得更细更深更好。于是,我们要不断实施调整:为了进一步扩大发行量,我们按计划在不断增加印量;为了提高印刷效率及尽快让媒体与读者见面,我们将纸张改变为新闻纸;为了增加可读性,我们还要永无止境地努力提高……
无论达到什么程度,在为行业和读者服务方面,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无比高调;但在自我宣扬上,我们永远选择低调。我们希望有一批“做事高调,处世低调”的企业和我们共同成长。我们以为,这样的成长才是最健康、最长久、最有前景的,这样的企业在“比较”中才有更多的胜算。
选择低调,可以让我们安心做事,并把事做好。
《建材商界》永远选择低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