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佛山打造三大世界级特色产业基地(下) |
来源:新浪
时间:2008/7/17
|
|
|
【专家视角】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王珺:
品牌化建设还可再“实”一点
佛山在产业转型上提出要打造现代制造基地,其思路相对清楚,目标比较清晰。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注入科技的力量,走国际化的路子。措施也比较实际,不过在品牌化的建设上可以更实际一点。要依靠私人企业搞品牌建设成本很高,当然有些如美的等大企业在品牌的建设上可能走在了前面,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无力承担品牌建设。佛山园区经济是主要特点之一,园区作为一个整体去创建地域性品牌是更好的路子。园区内成立商会,以商会的名义去申请地域性的品牌。同一个商会可以共用一个品牌。这样成本就会降低,企业获利就会更大。
靠一个个企业单打独斗去创立品牌是很难的,国际上有名的品牌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但是提起意大利,人家都知道意大利的衣服很好提起巴黎,人家都知道巴黎的香水很好,但是具体是什么衣服、什么香水,又有几个人能数清呢?佛山制造是最大的概念,要好好利用佛山原有的基础,在如何做好地域性品牌上多想办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望成:
发展思路充分体现现代管理的思想体系
在佛山发展定位的引领下,我们看到了佛山谋划发展的思路。经过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佛山确立了新时期发展定位。这次定位与以往的定位有延续性,同时增加了内容,更加清晰全面。在如何实现定位上,战略思路更加明确,主要体现五大战略,同时还有亮点,就是以项目为抓手。
佛山市有了明确定位,五个区也有了发展的定位。他们共同服务于佛山整体定位。层次性很强,做什么方向很明确,符合现有实际,充分体现出五区既是整体又错位发展,在避免内耗发展上走出了重要一步。
具体的措施以项目为特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些项目不仅立足广佛都市圈,而且还跳出了广佛都市圈,项目的实施推动使佛山在广佛都市圈内具有更高地位。比如岭南天地的建设、云东海的建设,这些都是把佛山放在全国的范围内考虑。而联合国采购基地和培育国际会展业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考虑佛山,全力打造自己的优势。这也充分体现了响应省委、省政府把佛山建设成为广东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的这一要求。
在佛山定位的引领下,佛山推进产业转型的思路更加明确,全力打造现代制造基地和构建产业服务中心并驾齐驱。以佛山传统产业为主,利用现代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方面思路到位。从几方面一起推动,一是做加法,加进新兴产业,二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前进,依靠品牌和科技创新,力促成本向下移,产品附加值向上移。充分体现出佛山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行动和举措。
【企业声音】
自主创新是白电企业必行之路
赵玉宏(广东亿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打造世界级的“白色家电之都”,对于佛山家电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这不仅意味着家电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平台,也意味着政府方面会加大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推出。
佛山积有雄厚的家电产业基础,且不乏闻名国内外的大企业和大品牌,这是打造“白色家电之都”的基本所在。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小家电的技术、资金门槛低,不少中小型家电企业产品质量不过关,靠低廉的价格得以生存,引发了佛山家电市场结构的混乱和价格恶性竞争,这对家电产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今年以来,全球性的通胀、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的升值也给家电企业发展特别是出于产业低端的企业带来极大困境,有的企业利润缩减高达3倍。
由此可见,佛山打造世界级的“白色家电之都”的挑战不少。对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一点我们公司深有感触,自从这两年放弃低端产品,转向生产中高端产品后,虽然产量没有大的变化,但利润有较快增长。除了依靠企业自身的调节,建议政府在扶持、引导上加大力度。首先要鼓励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对质量过硬的企业予以扶持,并通过抽检等方式控制低质量产品的生产;同时,引导家电企业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向自主设计、策划、生产转型,向中高端产品发展。
陶瓷之都要培育强势企业群体
张旗康(广东蒙娜丽莎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打造世界级的“陶瓷之都”是一个很令本地陶瓷企业振奋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佛山的困难也不小。由于20多年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产能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目前不少佛山陶企技术含量低、环保不过关、产品附加值低。如果此时政府不能采取有力、有效的举措,通过长远的规划和专门的经费扶持这个行业,佛山陶瓷[FsTaoci.Com]将很难在本土做强、做大,更谈不上走向世界。
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陶瓷之都"必须有一群强势的陶瓷企业作为支撑。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能争得头筹,还要面向发达国家的主要市场,名闻世界。培育这种企业,除了大的规划和方向,还要有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和可操作的细则。比如如何帮助“潜水”的陶企浮出水面,走资本市场之路;比如当企业遇到资产不清晰等历史遗留问题时,政府又如何帮助他们规范经营,增加其合法性资本;比如企业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节能减排等压力时,政府如何引导其健康发展。佛山的陶瓷、白电企业都分布在各区、各镇街,如果政府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的细则,得不到体现和执行,最终也无法达到扶大扶强的目标。 发展金融相关配套要提升
林海荣(省黄金公司南海客服中心总经理):毗邻广州、经济发达、企业集聚都是佛山发展金融产业的基础,而佛山高新区位于中心城区,在区位、交通、能源、市政配套、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能够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目前国内外金融企业对服务区的热情来看,佛山借助金融高新区,打造粤港澳及金融后台业务基地很有前景。
从进入南海至今,我们感受到佛山金融产业发展的活力,也同时发现一些相关配套的不足。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佛山的金融业发展较为滞后,金融人才存量有限,想找到高端的金融人才比较困难,因此当地政府应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并研究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引入外来优秀金融业人士。此外,在金融硬件配套方面也有欠缺,比如处于黄金地段的甲级写字楼、星级商务酒店等比较“紧俏”,需要进一步完善。
政府应引导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
王先生(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现代物流工业园区是拉动大佛山经济新一轮强劲增长的物流产业引擎。
佛山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物流业发展得天独厚。佛山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每年有7000多万吨的原材料要运进来、7000多万吨的成品要去出去,具有很大的物流需求市场。建议佛山在建设物流工业园的同时,注重制造企业的现代物流理念的树立、示范性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方面的引导,以推动佛山物流的长远发展。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