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温水” |
来源:建材与装饰--建材商网
作者:高声远
时间:2008/9/1
|
|
|
谈及无意识死亡,不免令人想起两种悲剧——
一种是频频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正死亡案例,就是“一氧化氮中毒”现象——在密闭的烤火房间,在洗澡室,在汽车里……受害者绝大多数尚未意识到危险,就迷迷糊糊、悄悄地“走”了。
另一种是形容危险已经逼近,而人们无可奈何的虚拟警示,就是“温水煮青蛙”的版本——一只(可以是一群)青蛙在水温逐渐升高的锅中惬意地游泳,当它(或它们)意识到水温升高到无法适应时,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有恐惧地迎接死亡。
两种死于非命的“无意识”都让人痛心。要避免悲剧似乎应该从教育、引导、提示等防护措施开始。
能够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自然是幸事,是好事,然而,既然是“无意识”,那么,在现实中很多人是不知不觉之中陷入危险的。在陷入危险后,有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但他已经无法自救或者呼救;而有人压根儿就没有察觉,直至死亡。
现在值得探讨的命题是,当水温不断升高,继续“煮”下去肯定是死亡时,锅里的青蛙应该怎么办?
有人会不假思索地说,那有何难?跳出来就行了呗!
如果有谁这样理解或回答,那么他多半不是有思想之人,尽管我们期望他的解决之道真的有效,因为,如果那么好解决,就没有那么多的优秀人才“怀才不遇”,郁闷终生了;就没有那么多优秀的企业倒闭了。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走在通往死亡路上的“青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走的是死亡捷径,所以即使“水温升到很高”时,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而一旦意识到时,多半“资金链”已经“严重断裂”,此时,别说自己跳不出来,就是老天爷也只有望而兴叹了。
那么,温水中的青蛙究竟该怎么办呢?
假如是到了已经看见死神的“准死亡”阶段,那么就别费神了,安排后事吧;如果不是,则应该分两种类型,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解决“温水煮”的问题——
其一,清醒明智之士从根本处解决问题,他在埋头行进时,不忘常常抬头看路(体验水温),发现有危险时,随时调整方向或速度;他保持清醒头脑,随时在体验“水温”的变化,身体(或企业体系)一旦有所不适,便立即从尚不是高温的“温水”中跳出来(只有这类人在这种情形下才可以“跳”出来)。
其二,疏忽糊涂之士在还没有看见“死神”时,如果不愿意那么早就与死神遭遇,那么应该这样分阶段寻求搭救(借助外力自救):首先要意识到危险(随时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然后向有能力而又愿意施加援手的外力呼救。对于办企业的人来讲,学习感悟和借助外脑都不失为很好的“外力”。
对于建材界的所有企业家来说,以“关注企业生存现状,探索行业发展规律”为第一使命的《建材与装饰》杂志期望所有人都列身第一种类型,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想方设法规避各种风险,不断取得更好发展。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建材行业不少企业家已经或正在觉醒,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引领着企业健康地前行。圣象公司四川老总朱玲英女士向来是被业界公认的领潮人物,她的如何避免无意识死亡的一系列方略和成功经验将会给更多的人以深刻启迪,对促进行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含义,我们向她致敬!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